顯示具有 blogg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blogg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管理Blogger垃圾留言!( 又回來囉!)

終於順利畢業!又可以繼續在部落格分享資訊給大家了,謝謝大家的支持囉:)

這次回來發現許多垃圾留言,首先讓我們來處理這些不當的留言吧。Google 針對Blogger終於推出了垃圾留言過濾的功能。如果你登入到Blogger的後台頁面,應該會看到這樣的提示。


Google 這次開放的留言管理功能,必須要將部落格設定為【留言一律要被管理】的狀態才行,所以先到後台中的【設定】-> 【留言】中作設定:

將意見管理設定為【一律】:



點選上方的留言選單後,應該會看到三個選項【已發佈】、【待管理】和【垃圾內容】:

  • 已發佈就是已經被審核通過,正式成為留言的訊息。
  • 待管理就是使用者留言之後,還沒有經過管理者審核通過的訊息。
  • 垃圾內容當然就是不適當的留言了。

往後當使用者要在部落格留言時,都會出現這樣的訊息,告訴你這個部落格啟動了留言管理的功能,所有的使用者留言都要經過站長的同意才會公佈:


而在站長的管理介面中,當有使用者留言後,會出現待管理的意見的通知:


這時候站長就可以選擇要發佈、刪除還是將這則訊息回報為垃圾郵件了:


這次Google新推出的留言管理功能,對於站長來說其實是個相當重要的功能。以我的部落格來說,當我一段時間無法上來管理部落格時,發現會有許多垃圾的留言,之後要一則一則刪除其實相當麻煩且耗時。現在Google有了過濾垃圾留言的機制(以GMail的經驗來說,效果相當好),等於先幫忙站長過濾掉大部分的垃圾留言了,剩下待管理的留言,幾乎只要選擇發佈就好了,相當方便。

如果你也有被垃圾留言所困擾的麻煩時,有兩點建議可以幫助你:

  • 開啟留言時需要輸入驗證碼的功能。
  • 當使用者有留言時,會寄送通知到你常用的信箱。

配合上Google這次的新功能,我想垃圾留言就不會再纏上你了,一個乾淨的留言討論,對於站長、讀者來說,都應該是雙贏的局面囉!

【相關閱讀】
如何管理Blog意見

備份Google相關服務的資料 - Google Reader 和 Blogger 篇

今天我們來看看如何備份你的Blogger、Google Reader!

  • Google Reader
要備份Google Reader中的訂閱項目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以了!那就是把訂閱項目【匯出】,在【設定】中選擇【匯入/匯出】的【將您的訂閱匯出為OPML檔案】,保存這個檔案,由於OPML是標準格式,所以你之後可以在任何的RSS閱讀器中回復:



  • Blogger
相信有許多人都是用Blogger來撰寫網誌,這些都是大家的心血,所以定期備份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不信邪!要備份Blogger的資料,這裡提供兩個方法給大家。第一個是使用內建的【匯出網誌】的功能,你可以在【設定】中的【基本】裡面,找到【匯出網誌】的選項,點選之後下載網誌就可以了。他會以XML的檔案格式保存你的文章和意見,之後可以想要還原的話直接匯入就可以了。




第二個方法是使用【Blogger Backup】軟體來幫你備份。

Blogger Backup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將安裝檔案下載回來解壓縮安裝之後,首先要設定你的Blogger帳號和密碼:


設定完之後會去抓你的部落格,在這裡你要選擇想要備份哪個Blog:



選擇完之後,再進行一些細部的設定,包括備份的型式(每個文章一個檔案或所有文章合併成一個檔案)、備份數量等等,設定完畢後選擇【Backup Post】就可以了:






你會看到Blogger Backup開始下載你的部落格文章和意見,完成之後的保存型式就像這樣:





Google Reader和Blogger都是經年累月下來的紀錄,定期備份可以省去之後不少的麻煩,建議大家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囉!明天我們再看其他的服務要如何備份!

移除Blogger小工具(Widget)旁的編輯圖示!讓部落格更加美觀

當你安裝完blogger的小工具時,會發現在小工具的右下角會有一個【小工具】的圖示,但是我覺得這樣不好看,想要把圖示移除的話該怎麼辦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修改一行程式碼就可以囉!讓我們來看看怎麼做。在修改之前,提醒大家要記得【備份原來的樣板】,如此一來萬一弄錯了才可以回復喔!

首先,選擇【版面配置】中的【修改HTML】,並且把【展開小範本裝置】勾選起來,確保你看到的是完整的程式碼:



在原始碼的樣板中,搜尋這個字串【<b:include name="'quickedit'">】,找到之後把它整行刪除即可。


加速(Speed UP)你的Blog讀取速度 - 更新 I am here. 心得分享!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的部落格安裝越來越多所謂的【外掛套件】時,整個讀取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慢?或是妳在寫Blog的時候,有沒有針對圖片作最佳化的調整呢?

最近發現 I am here. 的讀取速度越來越慢,只好著手來調整一下Blog的效能,以下是幾點心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以下分成心得建議區、工具推薦區實際調整區三大塊。心得建議區中,我會提供幾個基本的概唸給大家參考;工具推薦區則是會提供幾個好用的工具來測試、觀察我們的部落格運作情況,以供實際調整使用;最後的實際調整區則是開始著手加速部落格。

  • 心得建議區

  1. 安裝部落格外掛前記得停看聽

  2. 拖慢部落格速度第一名就是各式各樣的部落格外掛。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很酷炫的外掛,加上現在外掛的作者們都很體貼,通常都有【懶人安裝法】,幾個複製貼上的動作就完成了,殊不知一兩個外掛也許無傷大雅,但數量一多時,就會造成整個部落格的讀取速度變得相當慢,甚至不當的Javascript寫法還會使得CPU的使用率飆高,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瀏覽器怎麼這麼差呢!

    所以在安裝外掛前,記得先仔細想想這個外掛的用途是什麼,或是在Google裡面找找看這個外掛的相關評價,有沒有可以替代或調整的部分。

  3. 人人都喜歡看大圖,但是不喜歡等待大圖讀取

  4. 大家都喜歡看解析度高、美美的大圖片,但是這樣的圖片就是拖慢部落格讀取速度的另一個殺手。在截取圖片、製作Logo、設計部落格樣式時,記得個原則,就是【化繁為簡】。截圖的時候,只選取需要的部分,不要每一張圖都是全螢幕;儲存時,挑選適當的格式並且進行壓縮,在不破壞閱讀及美感的情況下,儘量的縮小圖片的尺寸。

  5. 慎選檔案放置區

  6. 在部落格中,除了文字以外,你的圖片、Flash動畫、Javascript、CSS檔案等等,有很大的機會需要外連到其他地方進行讀取。這時候挑選一個快速、穩定的檔案放置區就很重要了。如果你放置檔案的主機三不五時就掛掉,或是效能低落,連帶的也會嚴重影響你的部落格讀取速度。

  7. 慢吞吞的元件擺最後

  8. 瀏覽器在讀取網頁時,大致上是按照順序讀取的。如果你有一個Javascript或元件要花費很久很久的時間,那使用者可能就會等得不耐煩了。所以嚐試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原件擺在網頁的最後再讀取,重要的內容先呈現。下面幾篇都有類似的概念,大家可以參考:



  • 工具推薦區

  1. Pingdom:http://tools.pingdom.com


  2. Pingdom 是一個線上幫助你檢查部落格每個元件讀取速度的服務。輸入網址之後,按下【Test Now】就可以開始檢測。檢測的結果會顯示如下:



    在這裡我們可以觀察,黃色的線段代表網站開始發出要求之後,第一次得到回應的時間。比如你打電話要去訂pizza,黃色區塊就是只撥電話後,到對方接起電話為止。綠色表示建立連線的時間,就像是你告訴對方要訂什麼pizza,對方和你確認完畢的時間。藍色則是傳輸的時間,也就是在你掛掉訂Pizza的電話之後,pizza最後順利送到你家所需要的時間。

    經由Pingdom,你可以找到最花時間的元件。可能是圖片、Javascript或CSS,總之找出那個關鍵元件,就是你要著手解決的部分。




  3. Firebug + YSlow + Google Page Speed - 查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4. Firebug是Firefox中相當好用且重要的一個套件,主要用來針對網頁原始碼進行除錯的工具,你可以很方便的用它來針對網頁進行觀察、修改、除錯。在這裡安裝它:

    Firebug: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1843

    基本的使用方式可以參考:



    YSlow和Google Page Speed分別是Yahoo和Google推出的網站分析工具。由於這兩款工具都是Firebug的【外掛工具】,所以一定要先安裝Firebug之後才能使用。



    在安裝完之後,打開Firebug就會看到多了一些項目可以選擇,包含了Page Speed和YSlow:



    要進行測試時,點選到該頁面,選擇【Analyze Performance】或【Run Test】就可以了:





    同樣的,這兩個工具也是用來幫你找出哪個元件是需要花最久時間去讀取的。同時他也會給你一些改善的建議,你可以根據這些建議來進行修正:





      這裡也有一些好文章可以參考:



  5. Smush.it - 圖片瘦身利器:http://www.smushit.com/ysmush.it/


  6. 在寫部落格時,要用哪一種圖片格式比較好呢?如果你還在用JPG的話,不妨改用PNG試試看,尤其是經常抓取系統截圖的讀者,更應該使用PNG作為你的圖片格式。詳細的解釋可以參考Browny Walking的這篇文章:


    簡單來說,JPG對於照片、風景圖片等的壓縮力較好;PNG對於處理文字、線條、輪廓等圖片叫強。

    在抓取好圖片之後,如果還想要進一步的幫圖片瘦身,不妨嘗試看看Smush.it這個服務。選擇【UPLOADER】之後,一次可上傳多張圖片,它會幫你縮減圖片的尺寸,選擇【Download Smushed Images】下載壓縮完:



  • 實際調整區

  1. 移除不必要的外掛


  2. 把不必要的部落格外掛移除當然是加快讀取速度關鍵之一。在幾經考量之後,我把Plurk的外掛給移除了。大家可以考量自己部落格的情況來進行這個步驟。



  3. 挑選更快速的檔案放置區


  4. 如果你看得懂Google Page Speed或YSlow的分析結果,你會發現瀏覽器在要求網頁的時候,會到很多其他的地方抓取必要的Javascript、CSS檔案,如果能夠把這些外部的程式碼儘量放在一起,是不是會比較快?如果你把這些外部資源散落在各地,就好像你打電話去Pizza Hut訂了一個海鮮Pizza、又打去達美樂訂一個夏威夷Pizza一樣,打電話的次數(瀏覽器要求資源)越多,速度當然越慢。

    你可以觀察每一個你安裝的外掛,通常這些小東西會去要求外部資源的機率很大。如果你在程式碼中看到類似【】這樣的區塊,就代表他有嚐試要去外部抓取Javascript的動作:



    在這裡我挑選Google Code當成我的外部檔案放置區,把可能會用到的javascript上傳到Google Code,並且更改原來外掛中呼叫Javascript的路徑:



    不過在執行這些步驟時,一定要注意【備份】原來的程式碼!因為將原來的Javascript位置更改之後,很有可能會造成外掛無法使用,請在有把握的情況下進行,或是隨時備份可以正常運作的程式碼以便能夠隨時回覆。

    另外,Google在之前推出Ajax Library API同時幫忙維護了幾個知名的Javascript Library,同時幫忙維護了幾個知名的Javascript Library,如果你的網站有使用JQuery、Prototype、Dojo等知名Javascript函式庫,不妨把位置換到Google的空間,通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速度喔!



    一些比較有名的JS函式庫如下:


    官方參考文件在此:


  5. 縮小圖片


  6. 把首頁可能會讀取到的圖片進一步壓縮處理,可以增加讀取速度。

  • 進階區塊


下面這是一些其他比較進階的方法和自己蒐集的筆記,等到將來有機會在慢慢實作並且介紹給大家:



在修改之後,I am here. 現在的執行速度只需要三秒到四秒之間,速度上有長足的進步。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夠有更好的體驗:)

如果你有任何技巧或問題,也歡迎留言大家討論。

為你的Blog加上RSS大圖訂閱連結!

今天幫I am here.加上了RSS訂閱的大圖連結了!相信這樣的訂閱圖示大家一定不陌生,說來慚愧,寫Blog也超過一年了,到現在才把RSS訂閱放在明顯的位置,也許有機會增加一點流量吧:P增加的方式也很簡單,讓我們來看看如何進行吧!



首先你必須要有一張RSS的圖示,可以到Google 圖片輸入【RSS Logo】搜尋,挑一張自己喜歡的來用(注意版權宣告):




選擇好之後,到Blogger的管理後台,選擇【版面配置】中的【網頁元素】:



選擇【新增小工具】:



增加一個【圖片】的區塊在Blogger中:



填入一些基本資訊,包含【標題】、【連結】,並且上傳一張RSS圖示。這裡最重要的就是連結和圖片了:



按下儲存之後就OK囉!重新整理部落格的頁面應該就會看到RSS訂閱的圖示出現在首頁了,可以自己點選訂閱看看是否設定成功。

利用FeedBurner把你的Feeds自動發送到Twitter帳號!

FeedBurner是一個用來製作、發送和管理RSS內容的服務。它提供了固定RSS位置、訂閱使用者分析、RSS優化等等的好用功能。如果你還不知道什麼是FeedBurner,這裡提供幾篇優質的文章給大家參考:


要啟動這個功能也很簡單,首先登入到FeedBurner,選擇【Publicize】中的【Socialize】選項,裡面會看到有【Add Twitter Account】的選項,點選之後透過Twitter的授權就可以加入帳號了:



你可以直接按下畫面最下方的【Activate】來啟動這樣的功能;或是進行一些細部的調整。在【Additional text】的部分,可以增加固定輸出的文字,比如說我在下方增加了From I am Here.表示這則訊息是從我的Blog發出的:



此外,你還可以選擇要輸出標題、內容或是標題+內容。我這裡的建議是指輸出標題就好,使用者看到感興趣的文章自然會點擊回你的部落格觀看,如果輸出內容的話就顯得有點雜亂:



在這裡你可以設定一次要饋送幾則新的訊息,也可以只發送特定Tags的內容:




啟動後到你的Twitter帳號看看,會發現訊息被成功更新上去囉:



FeedBurner提供發送Feeds到Twitter的功能,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增加文章的被瀏覽人數,因為管道越多,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你的文章。同時,這樣的功能讓你除了在部落格的意見交流之外,也提供了另一個和讀者接觸、交換意見的管道。不過在使用時也要特別注意,不要一次饋送太多的訊息,以免造成訊息過載的現象。

【相關閱讀】
Socializing your feed with Twitter

新的Google Analytics追蹤程式碼,更精準快速的蒐集你的網站資料!

Google Code官方Blog之前發表了一段新的Google Analytics的追蹤程式碼,如果把原來的程式碼換成新的程式碼後,Google號稱會有以下優點:

  • Faster tracking code load times for your web pages due to improved browser execution (網頁讀取追蹤程式碼的時間更快,可以改善瀏覽器讀取的時間)

  • Enhanced data collection & accuracy (可以增加蒐集Google Analytics所需要的資料的準確率)

  • Elimination of tracking errors from dependencies when the JavaScript hasn't fully loaded (消除因為Javascript沒有讀取完成而造成的錯誤)

看起來好像好處多多對吧!那還不趕快來換掉,置換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把以下的程式碼換掉舊的就可以了: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_gaq = _gaq || [];
_gaq.push(['_setAccount', 'UA-XXXXX-X']);
_gaq.push(['_trackPageview']);

(function() {
var ga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ga.src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ssl' :
'http://www') + '.google-analytics.com/ga.js';
ga.setAttribute('async', 'true');
document.documentElement.firstChild.appendChild(ga);
})();
</script>
以Blogger為例子,舊的程式碼應該會在【版面配置】->【修改HTML】裡面的範本程式碼,找到類似下方圖片中的程式碼區段,把他換成新的即可:



另外要注意的是,新的程式碼在第三行的地方有一個【UA-XXXXX-X】要換成你自己專屬的代碼,你可以在舊的裡面找到代碼:


或是到你的Google Analytics後台中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代碼:


過一會看看你的Google Analytics後台的狀態是否是正常的(如上述的綠色打勾狀態),如果是就代表置換成功囉!

【相關閱讀】
Google Analytics Launches Asynchronous Tracking
Google Analytics Code Asychronous Tracking

十個部落格寫作時會犯的錯 (寫作心得分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Do You Make These 10 Mistakes When You Blog?】,裡面提到了該作者在寫了千餘篇文章之後產生了一些關於寫作的想法,看過之後覺得不錯,來分享給大家,順便也寫寫自己的感想。

  • 錯誤1:你不常更新自己的部落格
想當然耳,你想要吸引其他人到你的部落格來瀏覽文章或互動,擁有一定的文章產出是必備的。不管你的部落格再怎麼美觀、新奇或好玩,部落格畢竟是分享資訊的地方,想要擁有人潮,記住一定要持續保持寫作的習慣。

  • 錯誤2:你更新部落格的頻率太頻繁
沒錯,更新太過頻繁也是不好的,除非你們是一群人或是轉貼性質的部落格。如果你每天都要固定發3~4篇文章,就很難確保每一篇的品質。試著找到自己習慣的發文頻率是很重要的,這樣會讓讀者有所期待,自己也可以兼顧發文的品質和速度。(我自己大概是一個星期四到五篇左右)

  • 錯誤3:文章內容過長
你也不喜歡長篇大論,同樣的讀者也不喜歡。儘量控制一篇文章的長度,如果內容太多的話就分頁或是寫成(上)、(下)兩篇。這個也是我目前要注意的,很多時候不小心話說太多就會讓文章比較冗長,讀者不一定會有耐心從頭看到尾。


  • 錯誤4:有沒有【邀請】使用者參與到文章中
這裡作者指的是部落格的作者應該要觀察使用者的行為(可以用許多分析工具達到,像是Google Analytics),綜合考量多項指標來觀察使用者和文章之間的互動行為。

  • 錯誤5:作者本身沒有和讀者有適當的互動
當讀者在你的部落格留言時,就代表著他在和你互動。如果你都不回覆他,就好像你主持了一場Party,邀請了大家來參加,但是自己卻消失不見一樣。每一則留言都是讀者的意見和評論,必須要認真且真誠的看待及適當的給予回應。

  • 錯誤6:文章的【閱讀性】是不好的
這裡指的閱讀性是表示說一篇文章有沒有具備良好的篇章架構,可以讓讀者毫無阻礙的從頭閱讀到尾。這包括了:良好的標題、段落、字體大小、排版、用字遣詞等等。很多時候文章的內容會有強烈的作者主觀意識和寫作風格,這是好的,這樣可以讓你的文章具有個人特色而不是流於庸俗。但是良好的閱讀性和個人寫作風格是不相衝突的,你必須要思考怎樣的架構和排版方式會讓讀者可以很舒服的看完你的文章。

  • 錯誤7:文章標題平淡或無法切合主題
作者引用Brian Clark的研究指出,【平均來說,10個閱讀部落格的讀者,有8個會看標題,但是只有2個會把內文看完】。從這裡可以看出,一個切合內容、具有吸引力的標題是多麼重要。就好像你開一家店,你的招牌、門面是給顧客的第一印象,不可以馬虎看待。

  • 錯誤8:文章開頭太弱
這個也是相當重要,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標題,就會吸引讀者有想要閱讀內容的衝動。當讀者看第一段的時候,就好像是一個引言、故事的一個開頭,必須要能夠達到【讓讀者看完第一段之後會想要繼續看下去】的目標才對。

  • 錯誤9:文章主題包羅萬象
通常一個部落格的文章會屬於幾個大的主題,比如說有專門分享電影心得的部落格、或是美食記錄的部落格等等。如果你的文章又是評論電影、又是寫美食、又要分享程式撰寫心得,也不是不行,也是有作者的功力高深,在不同種類的文章之間都可以遊刃有餘、信手拈來就是一篇好文章。不過如果你是剛踏入部落格的新手(就像我XD),建議還是先從自己有興趣或是專業的東西開始寫,這樣比較會有一票固定的讀者群。

  • 錯誤10:以為看文章的人是【自己】
除非你是私人或是不對外公開的部落格,否則永遠要記住看你的文章的人是所有可以連上網路的用戶。單純的個人筆記和分享給大家的文章應該是很不一樣的思維和寫作手法。如果你是讀者,會希望看到怎樣的文章,朝著這個方向去思考就對了。


看完這十大項之後,不曉得你有什麼感想。其實一個最重要且基本的觀念就是【把自己當成讀者去看部落格的文章】,如果你是看文章的人,你會希望看到什麼內容呢?永遠記得這個最簡單也最基本的想法就對了,保持寫作的熱情、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 :)

【延伸閱讀】
Do You Make These 10 Mistakes When You Blog?

FeedBurner RSS 發送錯誤 (已經修復完畢)


感謝Dream網友的提醒,我才發現自己Blog的RSS發送出了問題...orz。現在已經修復完畢,應該可以正常訂閱RSS了。

再次感謝。



為你的Blog帶來眼球吸引力!

Blog是現代人抒發情感、分享心情或所見所學的一個管道,透過撰寫文章與讀者溝通的方式,每個人都像是擁有一個自己特有的【媒體平台】,你在這個平台上發聲,而觀眾就是你的讀者們。當然有部分的人在撰寫Blog文章的時候,只是為了要記錄一些事情,有沒有人去看或是回應他們並不重視;但不可否認的,有更多的人在撰寫的時候是希望有Feedback的,能夠有人互相討論、交換意見,這樣雙向溝通的機制是鼓勵部落客持續撰寫新文章、分享再分享的一個動力。

今天我看這一篇文章【9 Things to Do To Make Sure Your Next Blog Post is Read by More than Your Mom】(中文翻譯叫做:九招讓你的下一篇Blog文章不僅只被你老媽閱讀!),裡面作者分享了一些幫助你的Blog吸引更多讀者的方法,我覺得還不錯,分享給大家看看。下面我並沒有直接每一條都翻譯過來,而是取出我認為比較好的部分,並且會參雜個人的意見和其他的方法。

  • Tweet it!

Twitter是一個快速分享的微網誌服務,如果你能夠把自己撰寫的文章貼上去,絕對有助於招來更多的讀者群。不過除了單純在上面發表訊息之外,你可以再注意以下幾點:
    • 在正常的時間發言:挑選你的朋友都在線上的時候發tweet,夜深人靜的時候看的人就少多了。
    • 分享的標題要足夠吸引人,而且不要太長(方便人家去retweet)

    • 在Facebook 狀態上分享文章

    比起twitter,facebook的訊息交換、朋友活動的程度更加頻繁。可以適時的將你的文章分享在此。而也有一些部落客也在facebook成立【粉絲頁面】,包括了電腦玩物的粉絲專頁Gururu的粉絲專業等等。這都是利用facebook來拓展自己Blog人氣、與讀者分享心得的好方法。

    • 和其他部落客互動、交換連結

    既然同在部落圈中,和其他的部落客互相交換意見、交換連結也是一個重要的方式。交換連結可以增加Blog的曝光程度,也有助於反向鏈結。

    • 將你的Blog資訊放在簽名檔

    把自己的Blog名稱和網址放在需要簽名檔的地方,比如說BBS的簽名檔、E-mail的簽名檔等等。這樣一來除了有助於曝光之外,也間接的將Blog內化成自己的身分識別,就和現實世界中,如果你要邀請朋友到家裡來玩,你要和他說自己的地址;而在網路世界中,就是你的Blog網址了。
    • 增加【推到某服務】的按鈕,幫助讀者快速分享你的文章

    現在有許多服務可以幫助你分享自己的文章,包括了國內的funpHEMIDEMI;國外的DiggDelicious等等都是。你可以在每一篇文章中增加這樣的按鈕,幫助讀者可以快速分享你的文章。

    p.s. 正好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電腦玩物的最新一篇文章【AddToAny部落格文章分享轉寄外掛,自動辨識台灣訪客常用服務】,這個就是個相當好的管道。

    • 提供RSS訂閱服務

    你必須要提供讀者一個良好的訂閱管道,包括【清楚易懂的訂閱按鈕或icon】、【良好的RSS包裝商(例如FeedBurner)】,如此一來讀者就可以不需要每天到你的Blog報到(事實上也不太可能),但依舊可以透過RSS閱讀的方式來觀看你的文章。



    • 持續撰寫、保持熱情

    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吧。你必須要持續的撰寫新的、有用的文章,保持熱情的去分享所見所聞,讀者也許不會看過你的每一篇文章,但是好內容是不會寂寞的,保持熱情的寫下去吧!

    【相關閱讀】

    【一部電影一個城市】停車:迷人與荒謬的台北



    台北,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城市。在看過【停車】這部電影之後,我更加確信這一點。【停車】是我最近看過少數令人印象深刻,到現在還想要再多看幾次的電影。再看完的當下,我已經寫了一篇文章【停車 - 一段發生在你我週遭的酸甜苦辣故事】來記錄當時的感動。劇情是這樣的:

    找到停車格,不要以為很幸運…… 台北母親節,陳莫 (張震 飾) 和妻子 (桂綸鎂 飾) 約好一起吃晚餐,想拉近他們疏遠的感情。他在回家途中想買個蛋糕,正好路邊有個停車格,陳莫開心的停車,離開去買蛋糕,不料回來之後,發現另一輛車並排停在他的車旁,擋住了他的出路。整個晚上,陳莫在附近公寓樓層間尋找違規停車的人,遇見了一連串的奇人異事:失去獨子的老夫婦和早慧的孫女,烹煮魚湯的獨臂理髮廳老闆,一心想逃脫馬夫魔掌的大陸妓女,被討債流氓圍堵的香港裁縫師,還被流氓蓋布袋,打得鼻青臉腫。 搞了一個晚上,陳莫到底有沒有辦法安然回家呢? 是的,停車位很難找,一旦找到了,可別高興得太早……。(From Yahoo電影)



    劇中拍到了許多老台北才會有的元素:傳統的西服店(波士頓西服)、混亂的老舊城區與舊建築...等等。但是更讓我感到熟悉的,竟然是劇中連貫下來的劇情,那種黑色幽默的無奈與諷刺。只是想要買個蛋糕與感情逐漸轉淡的老婆共度一個節日,卻因為在台北最頭痛的停車問題惹出一連串的麻煩。這一串的事件當中,包含了外地人在台北要生活下去的苦、看似光鮮亮麗的城市,在黑暗中卻又是另一套秩序。



    台北,就是讓人感到又愛又恨的城市。貴為台灣的首都,有許多人都懷抱著打拼的夢想,遠離家鄉到台北來打拼,卻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在白天,光鮮亮麗的城市下,多是西裝筆挺的上班族,每個人人手一杯starbucks咖啡,另一隻手拿著手機看似繁忙的在討論公事,令人稱羨的白領階級打造了台北的繁華;到了晚上,許多白天被限制的規矩似乎自動解放,在我們看不到的黑暗角落,有許多人也在默默的為了生存而努力,不管他用的方式是什麼...。充滿規則與秩序的台北,其實也有著混亂與無奈的一面。


    【停車】這部電影也運用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包括了【魚頭】、【蛋糕】、【西服】...等等,由其是魚頭更是一絕!是不是很吸引你呢?有機會一定要去看這部充滿黑色幽默與描寫小人物的電影-【停車】!

    停車預告片:


    【延伸閱讀】



    部落客的暑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