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Google Read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oogle Read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備份Google相關服務的資料 - Google Reader 和 Blogger 篇

今天我們來看看如何備份你的Blogger、Google Reader!

  • Google Reader
要備份Google Reader中的訂閱項目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以了!那就是把訂閱項目【匯出】,在【設定】中選擇【匯入/匯出】的【將您的訂閱匯出為OPML檔案】,保存這個檔案,由於OPML是標準格式,所以你之後可以在任何的RSS閱讀器中回復:



  • Blogger
相信有許多人都是用Blogger來撰寫網誌,這些都是大家的心血,所以定期備份是很重要的,千萬不要不信邪!要備份Blogger的資料,這裡提供兩個方法給大家。第一個是使用內建的【匯出網誌】的功能,你可以在【設定】中的【基本】裡面,找到【匯出網誌】的選項,點選之後下載網誌就可以了。他會以XML的檔案格式保存你的文章和意見,之後可以想要還原的話直接匯入就可以了。




第二個方法是使用【Blogger Backup】軟體來幫你備份。

Blogger Backup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將安裝檔案下載回來解壓縮安裝之後,首先要設定你的Blogger帳號和密碼:


設定完之後會去抓你的部落格,在這裡你要選擇想要備份哪個Blog:



選擇完之後,再進行一些細部的設定,包括備份的型式(每個文章一個檔案或所有文章合併成一個檔案)、備份數量等等,設定完畢後選擇【Backup Post】就可以了:






你會看到Blogger Backup開始下載你的部落格文章和意見,完成之後的保存型式就像這樣:





Google Reader和Blogger都是經年累月下來的紀錄,定期備份可以省去之後不少的麻煩,建議大家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囉!明天我們再看其他的服務要如何備份!

在Google Reader中搜尋特定時間點之後的RSS資料

我一直覺得Google Reader的搜尋功能雖然堪用,但是還不夠完善,像是我有時候必須要找某個特定時間點的RSS Feeds就無解了...。

看網路上Google了許久,似乎沒有一個比較好的作法。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利用Google Ajax API來取得XML檔案,再利用XML Reader來閱讀,雖然效果不好,但是這是我目前可以找到的方法。還是分享給大家。

首先,請大家記住這個網址:【http://www.google.com/reader/atom/feed/】,這是等會要用來取得RSS資料的網址。

接著,你必須要把你想要搜尋的RSS Feeds位置找出來,如果不知道網址是多少的讀者,沒關係,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首先在Google Reader中,點選你想要搜尋的那個訂閱,然後會看到右上方有一個【顯示詳細資料】的選項:



點選進去之後就會看到【資訊提供網址】,這個就是你訂閱的RSS位置了,請把它複製下來:



接著把資訊提供的網址貼在前面的網址後,像這裡就會變成:【http://www.google.com/reader/atom/feed/http://kevingo75.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接下來要在這一串網址後面加上一些參數。參數的定義如下:

  • n:代表要抓回n筆資料
  • ot:代表抓取某個時間點之後的RSS Feeds
這裡的時間表示法要用【Unix Time】表示法,不會計算也沒有關係,這裡有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你轉換,請使用【Unix Time Converter】這個工具,在下方輸入你想要限制的時間點,按下【Convert】,複製下方的Result即可:


所以現在假設我想要抓【I am here.】網誌的資料,限制條件是從【2010年1月26日以後抓十筆】的話,整個網址應該會長成這樣:【http://www.google.com/reader/atom/feed/http://kevingo75.blogspot.com/feeds/posts/default?n=10&ot=1264464000】,把他貼到網址列,應該會得到一串的XML頁面:



接著把這個頁面的XML檔案複製起來貼到可以讀取XML格式的閱讀器即可,這裡提供一個「Online XML Reader」給大家:


應該就可以看到勉強可以接受的結果了。當然如果你會寫程式,就直接解析那串網址就好了,可以針對你想要抓取的部份作擷取。

雖然這個方法我承認很麻煩也不太好用...不過這是我目前可以找到的解決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好得方式可以在Google Reader中針對特定時間範圍作搜尋的話,歡迎留言分享:)

Google Reader 讓你訂閱沒有提供RSS的網站!(此功能即將取消)

根據【Turning Off the Track Changes Feature】這篇文章表示,這個功能在2010/9/30時被取消!

Google Reader是一個相當優秀的RSS閱讀器服務這是無庸置疑的,如果你還不知道他有多好,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一系列文章:


或是電腦玩物中的【你為什麼還不用 Google Reader ?新介面與舊功能完整心得分享】,也是一篇相當優秀的介紹文章。

使用Google Reader來閱讀RSS的最大好處就是你可以在一個統一的視窗中,接收大量外界的資訊,同時針對這些資訊,進行標記,保存,收藏,分享等功能。

現在,Google Reader多了一個新的重要功能,就是你可以訂閱「不具有RSS Feeds的網站」!聽起來很神奇吧,既然網站沒有提供RSS Feeds,那你要怎麼訂閱?

其實,Google Reader會自己產生一個RSS Feeds來給這個網站,當這個網站的內容有變動時,你在Google Reader就會收到通知。

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網址貼到Google Reader的Add To Subscription框框中就可以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你必須要把瀏覽器切換到英文介面(沒辦法,誰叫Google是一間美國的公司),同時,Google Reader現在只會偵測英文的網頁,換言之,其他語言的網頁還不支援這樣的功能;如果你的網頁的變更是在frame中,或是需要登入才能夠檢視的網頁,一樣無法被偵測,這點要請大家注意囉!






嗯,如果你是站長,不喜歡這樣的功能怎麼辦?你不想要使用者只在停留在Google Reader中看你的網頁更新,Google也有提供說明,只要你在網頁的HTML中放入這樣的meta tag就可以了:




【相關閱讀】
Follow changes to any website
Track Page Changes Using Google Reader

One Number - Chrome Extension 一次給你GMail、Reader、Wave 和 Voice 的未讀訊息!

One Number 是一個用來檢查 GMail、Google Reader、Google Wave 和 Google Voice 未讀訊息的大補帖 Chrome Extension。


安裝好後,就可以看到多了一個One Number的按鈕,上面的數字就是你所有未讀訊息的總合:



同時你可以針對One Number作一些設定,選擇工具列的【擴充功能】:




找到One Number的部分,選擇旁邊的【Option】按鈕進行設定:



你可以針對一些基本的項目進行設定,包括了多久要檢查一次、Timeout的時間、甚至連顯示的顏色都可以進行調整:




訂閱Facebook上的所有活動!不必上站也可以得到朋友最新消息

相信Facebook已經攻佔了許多人的電腦,每天都必須要上站個幾次來分享自己的最新動態,或是看看朋友有沒有發表什麼新訊息。如果你只有觀看訊息,那是不是一定要上站呢?答案是【不一定】的。今天要分享給大家如何【訂閱】Facebook上的訊息更新,讓你用RSS閱讀器就可以馬上知道朋友的最新動態!

我們可以訂閱的項目總共分為四大項:【朋友轉貼的內容(Post)】、【朋友的網誌(Notes)】、【通知(Notifications)】和【朋友狀態更新(Status Update)】

【朋友轉貼的內容】、【朋友的網誌(notes)】、【通知(Notifications)】這三個Facebook都有提供連結可以直接訂閱,最後一個【朋友狀態更新(Status Update)】已經被Facebook拿掉訂閱的連結了,不過沒關係,動點手腳我們還是可以訂閱朋友的狀態更新(我想這也是大家最需要的部份)!


朋友轉貼的內容在這個網址:http://www.facebook.com/posted.php



連到上面的網址之後,在網頁的右邊位置有個【我朋友的轉貼內容】,點選之後就可以訂閱了:







要訂閱朋友的網誌則是連結到這個網址:http://www.facebook.com/notes.php



在右邊有個【我朋友的網誌】的訂閱連結:







狀態更新則是各種朋友的行為通知:



同樣的,下方有個訂閱連結:






  • 朋友狀態更新(Status Update)

朋友的狀態更新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不過,Facebook已經把這樣的連結拿掉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一些小技巧來訂閱朋友的狀態更新。我們觀察一下上面的訂閱連結:

http://www.facebook.com/feeds/friends_notes.php?id=xxx&key=xxx&format=rss20

每個訂閱項目的格式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可以動點手腳,把上面【friends_notes】換成【friends_status】,也就是變成:

http://www.facebook.com/feeds/friends_status.php?id=xxx&key=xxx&format=rss20

把這個連結貼到你的RSS閱讀器就可以了。另外要注意的是id和key則是要填入你自己的值(在這裡我用xxx隱藏起來)。訂閱的結果就像這樣:



用Google Reader來訂閱Facebook的各項活動和通知有什麼好處呢?我自己認為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快速的瀏覽訊息】,不會被其他廣告、通知、小遊戲影響。我想要知道目前朋友的訊息更新,就是看訊息更新的部分就好。同時各種Google Reader的優點都可以一併套用,包括搜尋、保存、增加標籤...等等。

如果讀者只是單純的想要觀看各種訊息,不想要被其他不必要的訊息干擾時,我推薦大家可以使用訂閱RSS的方式進行瀏覽。

【相關閱讀】
How to use Facebook with a feed
Access Facebook Updates from a Feed Reader

ReadWriteWeb 2010 年網路發展預測 (上)

ReadWriteWeb 是國外相當知名的網站,不意外的他今年也發表了關於2010年網際網路發展的一些預測,我不是個趨勢專家,既然自己不是專家,就看看人家怎麼說吧!這裡列出ReadWriteWeb關於明年網際網路發展的可能趨勢,等到2010年要結束時再來看看,也是挺有趣的 :-)

ReadWriteWeb 2010 Prediction 網頁


  • There will be a breakthrough consumer applic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 involving theiPhone, RFID tags and a major consumer product such as books or groceries. In general, Internet of Things will ramp up in 2010, with thousands more everyday objects becoming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簡譯:【物聯網】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其中的重要技術和產品包括了iPhone、RFID標籤和民生必需品,像是書籍或雜貨等等。

心得:【萬物皆可上網】絕對是未來的趨勢和方向,不過在2010年是否可以【部分達成】我持保留的態度。

  • 2. Google will acquire PostRank and promptly consign it to the same graveyard Feedburner went to.

簡譯:Google會併購PostRank

心得:PostRank是用來評估Blog文章排名的一個服務。如果真的被併購也是毫不意外阿。

  • Microsoft will acquire Wolfram|Alpha and Bing will continue to make small gains in the search market. Google will be distracted by increasing consumer complaints about content farms polluting Google search results.

簡譯:微軟會併購Wolfram|Alpha,同時Bing會繼續小幅成長。Google會被使用者抱怨搜尋結果太多不相干的內容。

心得:微軟會不會併購Wolfram|Alpha我不知道,不過Google只要持續有在改善,我認為短期內霸主地位難以撼動(哪有一個服務是不被抱怨的呢?)。

  • A price war will erupt in the e-book market and Amazon.com will offer the lowest prices, leading to it gaining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with its Kindle E-book Reader.

簡譯:Amazon的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會提供最低的價格,用此來統一市場。

心得:電子書也是個耐人尋味且兵家必爭之地阿,不過我覺得目前的產品還沒有達到最佳的閱讀習慣,要統一市場還有得談。

  • Google will partner with a large PC manufacturer from Asia, which will launch an inexpensive netbook powered by Chrome OS in the U.S. market. It will become a hot consumer item among school kids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簡譯:Google會和亞洲一家大型的PC製造商合作,推出內建Chrome OS的netbook。這款產品將會相當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

心得:Google本來就說會在2010年推出內建Chrome OS的netbook了,不意外。但是亞洲那個電腦製造商是誰呢?我想不出那幾個吧:P (也許可以開始買股票了?)

  • Google Wave will win some respect back as people discover valuable uses for it and get used to the user experience.

簡譯:Google Wave會得到一些使用者經驗回饋並且贏得一些尊重。

心得:我認為Google Wave的應用還有待開發。

  • Facebook will open aggregate-user-profile and social-graph data for outside analysis.

簡譯:Facebook將會開放用戶資料和社交聯結資料以供外界分析。

心得:最後還是要回歸到隱私權的問題,這也吵很久了。

  • Some serious user interface innovations will blow our minds.

簡譯:將會有一些重大的使用者介面創新。

心得:iPhone 4G?或是這個:第六感創新

  • Data portability will become more real, standard, expected and viable.

簡譯:資料的可攜性將會變得更加真實、標準化、可期待和可行。

心得:如何管理、呈現資料絕對是重要。

  • A new social network will rise to join the big ones. It may offer the privacy that Facebook is moving away from; it may be mobile and location-centric; it may focus on personal content recommendations.

簡譯:將會有一個大型的社交服務公司崛起,他可能提供Facebook忽略的隱私設定功能;或是一家以地點為核心的手機服務公司;也可能是一家關注個人化內容推薦的服務商。

心得:這三個概念都不是很新穎,除非有很突破性的技術或創新點,否則也很難做大,目前社交網站很氾濫,要找到利基點不容易。

  • MySpace doesn't quite make a comeback, but gets a fresh start of sorts with its music and entertainment offerings. The Gen Y/Gen Z demographic sees growth on the site but thenetwork's overall numbers continue to decline.

簡譯:MySpace不會捲土重來,但是會推出一些音樂和娛樂功能。Y和Z世代的用戶會增加,但是總人數會持續下降。

心得:不常用MySpace,沒有太多心得。

  • Twitter launches ads.

簡譯:Twitter會推出廣告。

心得:Twitter也要開始煩惱如何賺錢了。

  • TweetDeck finally launches a web version and becomes the number one Twitter client other than Twitter.com.

簡譯:TweetDeck會推出網頁版的使用介面,並且成為Twitter.com(官方網頁)之外的最大用戶端。

心得:我自己也比較喜歡用網頁介面...。(目前TweetDeck已經是第二大Twitter用戶端啦...)

  • Cloud computing heats up. AWS, Google, Microsoft and others begin price wars to compete for customers.

簡譯:雲端運算持續升溫。AWS、 Google、 微軟和其他公司開始價格戰。

心得:不管雲端運算未來發展如何,2010年我相信還是個熱門議題。

  • The iPhone still rules and grabs more mobile market share than ever before.

簡譯:iPhone將在行動市場達到前所未有的市佔率。

心得:有機會!

  • Meanwhile, Android becomes the number two mobile platform by year-end.

簡譯:Android將會成為第二大的手機平台。

心得:我蠻看好Android的發展,至少他在目前的市場上是活絡的。

  • iPhone app backlash begins. There are too many worthless apps and no decent way to find the good ones. Then Apple surprises us with a brand-new feature that improves greatly upontheir "genius" offering to help us find new and useful apps via iTunes.

簡譯:iPhone上會出現太多無用處的軟體,要找到好的會很困難。這時候Apple會在iTunes上推出一個全新的功能來幫助用戶找到有用的軟體。

心得:所以都鋪好路了嗎XD?

  • iTunes announces a web service, thanks to the Lala acquisition.

簡譯:iTunes推出網頁版服務,感謝收購了Lala。

心得:如果真的有網頁版服務也是好事情,我始終覺得iTunes很臃腫。

  • Spotify finally gets the green light in U.S. and people go nuts for it.

簡譯:Spotify將會開始在美國流行。

心得:Spotify是一個線上音樂傳流服務,不過目前無法在亞洲地區使用...。

  • The netbook craze dies down. People start buying new "in-between" devices that are slightly larger and more powerful than today's netbooks, but smaller, more lightweight and cheaper than regular notebooks. Features like better processors, separate GPUs and SSD HD options set these new "ultra portable" devices a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netbook, but they're still often called "netbooks" because of their size. Market confusion ensues.

簡譯:netbook的熱潮開始下降,人們開始購買一種【中間型產品】,他比netbook大,但是比目前的筆記型電腦輕巧。在硬體設備上也會更好。

心得:輕巧還是一個重點,如何做到有大螢幕但是很輕便 ( 如果能夠【攜帶方便】就無敵了 ) 才是困難。

  • MySpace relaunches as a content network, leveraging the bands and filmmakers they already have on board and dropping the emphasis on social networking.

簡譯:MySpace將會以內容網路重新啟動,會將其重點轉移到樂團或製片人等現有的資源而開始忽略社交網路發展這一塊。

心得:如果真的是這樣也是因為被Facebook打掛了吧....。

  • Twitter will find a monetization model and launch things like ads and pro features.

簡譯:Twitter將會找到獲利模式並且開始推出廣告和其他更高級的功能。

心得:如果Twitter真的找到如何賺錢的管道,我是真的蠻好奇的。畢竟現在網路服務 (大型而且是以clinet為基礎) 要和用戶charge費用不容易。

  • Facebook will become the Borg. Its number of users will continue to climb until the network is as ubiquitous as Google and lay people confuse Facebook with "the Internet." They'll make more money and control more data than ever before.

簡譯:Facebook變得無所不再。他的使用者數量將會持續上升,和Google一樣變得讓人們離不開。大家會認為Facebook就是網際網路,他控制了更多的金流和資料。

心得:Facebook明年還會很火紅,我相信。

  • iPhone's exclusivity with AT&T will come to a breaking point and we'll see network-agnostic iPhones.

簡譯:iPhone會終止和AT&T的合作,同時我們會看到一個跨網路的iPhone。

心得:沒有特別的感想。

  • 25. On the bright side, 2010 will signal the death of the login. Third-party authentications will become the norm, and user data will be entrusted to a discrete handful of online properties. Users will pitch a hissyfit if ever they're asked to create a username and password and upload an avatar. After all, doesn't the Internet know they have a Facebook?

簡譯:樂觀來看,2010年將會是【登入】系統的終結黏。第三方授權將會成為標準,用戶將會被要求建立一個帳戶成為他們在網路上的分身。

心得:我覺得【登入】的機制有革命的空間,不過不會這麼快。

  • File-sharing will continue to be shut down around the world; by 2011, we'll all be downloading via Tor and the U.S. will have instituted a lame three-strikes-no-Internet policy.

簡譯:檔案分享服務將會持續被關閉。在2011年,我們將會透過Tor來下載,同時,美國會制定嚴厲的網路規範。

心得:檔案下載這個灰色地帶還有得玩呢。

ReadWriteWeb 2010年網路發展預測 (下)

四個支援離線存取的Google服務(GMail、Calendar、Reader、Docs)

也許大家都知道Google的某些服務可以支援離線瀏覽,不過目前到底有哪些服務可以使用這樣的功能呢?目前支援的服務總共有四個,分別是【GMail】、【Google Calendar】、【Google Reader】、和【Google Docs】

離線瀏覽可以讓你在沒有網路或網路速度不佳的情況下也能夠存取這些服務。要使用這個功能之前,必須要先安裝【Google Gear】





安裝完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離線服務了。讓我們來看看每一個服務分別要怎麼啟動這樣的功能,並且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 GMail
安裝完Google Gear之後,在GMail中的【Setting(設定)】選擇【Offline(離線)】就可以啟動離線瀏覽的功能了。將Offline Mail的選項設定成Enable,並且保存設定即可。





由於離線瀏覽是將信件下載回來保存,所以在下方可以進行細部的設定,包含要下載哪些資料,以及多久以前的信件等等。




啟動之後,會看到正在下載信件到本地端:




往後,Google會自動偵測擬的網路連線狀態,如果是連線狀態就會自動下載郵件回來同步,離線狀態時就單純瀏覽信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可以看到上方有一個【Go into Flaky Connection Mode】,當你選擇這個模式時,通常是網路很慢的時候使用。在這種情況下,GMail還是保持離線瀏覽的狀態,不過會利用最小資源在背景和Server做連線。

  • Google Calendar

在Google Calendar中要開啟離線瀏覽功能,直接點選右上角的【Offline】按鈕,接著選擇下方的【Enable Offline Access】即可:



同時,你也可以在【Setting】中選擇哪些Calendar是可以支援離線瀏覽功能:


  • Google Reader
在Google Reader中要啟動離線瀏覽,直接點選右上角的圖示即可:



  • Google Docs
在Googel Docs中,要啟動離線瀏覽也是點選右上方的【離線】按鈕即可:



不同的服務對於離線瀏覽的支援不同,下圖打X的代表在離線下有支援(可以看到只有Documents有支援離線編輯):



下面是各種服務離線版本的說明網頁:

【相關閱讀】
搶先體驗Google Doc 離線編輯功能 (免費版的office)
Google gears 與 flex/apollo 的簡單比較

在Facebook上分享你在Youtube進行的活動!

現在,你可以將Youtube與Facebook進行連接了!透過設定,你在Youtube上進行的活動會同步到Facebook,如此一來,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看過、評論過什麼影片。

開啟這個功能要先連到【我的帳戶】中:http://www.youtube.com/account

選擇左邊功能列表的【活動分享】:


在活動分享設定中,可以看到右邊可以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和Google Reader。同時你可以設定什麼樣的活動要分享到其他的社群平台,這點很重要,如果你不想要讓別人看到你對影片的評論,就不要進行勾選:




進行連接之後,你在Youtube上進行的活動,就會分享到Facebook上。像我這邊針對一部影片進行評論,在Facebook上就會有這樣的訊息更新。如此一來當你的朋友看到這則訊息後,等於間接的收到你所推薦、評論的影片,他也可以在Facebook上直接點擊觀賞:




另外,如果你想要直接分享一部影片到Facebook上,可以點選影片下方的【分享】按鈕,可以看到有許多不同的平台可以進行分享的動作:




【相關閱讀】
Your YouTube Homepage: Now with Facebook Feeds

【UPDATE】Google Chrome 也可以訂閱RSS Feeds了 (增加Chrome Extension網站)



正確來說應該是Chromium而不是Google Chrome。Chromium是基於Google Chrome的Open-Source版本。Chromium是Google為了要開發Google Chrome而啟動的一個專案,所以你可以把它想成是Chrome的工程或試驗版本,雖然是這樣說,但是Chromium可是相當穩定且強大的,之前介紹過【ChromePlue-讓你的Chrome瀏覽器升級再升級】也是基於Chromium核心的瀏覽器囉。

如果你喜歡Google Chrome,但是又覺得他沒有extension的功能讓你很苦惱的話,不妨試試看ChromePlus或Chromium,絕對不會讓你失望!今天要介紹的就是Chromium新的extension - 【Subscribe in Feed Reader】。這個新的extension可以讓你在使用Chromium瀏覽網站時,快速的訂閱RSS Feesd。

首先請先連到Chromium的extension網頁,找到Subscribe in Feed Reader的選項,選擇install:


他會問你是否確定要安裝這個extension:


安裝好之後,網址列的右邊就會多出一個RSS Feed的icon:


往後只要遇到可以訂閱RSS的網站,網址列就會自動跑出這個icon方便訂閱囉!以I am here.為例,按下去之後可以選擇要訂閱到哪個服務:


【同場加映】還有一個Google Mail Checker的extension,安裝之後會自動顯示你目前的GMail信箱有多少封未讀郵件,也是還蠻方便的:


如果想要管理和檢視目前裝了什麼extension的話,在網誌列上輸入Chrome://extensions/

或是選擇工具列上的擴充功能選項也可以:

【UPDATE 2009-11-17】
感謝網友亡國之秋的留言提醒,讓我知道原來Chrome有這麼好的一個Extension網站。這個網站叫做【ChromeExtension】


外觀和Firefox的Extension Site頗像,裡面有蠻多好東西的,大家有興趣可以安裝玩玩看。直接選擇【Add ti Chrome】就可以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