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GMai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GMail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Minimalist Gmail - 好用的Chrome套件,讓你的GMail更強大

Minimalist Gmail是一個相當強大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套件,他可以讓你自己打造相當客製化的GMail介面,看到Minimalist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套件只是讓介面更簡潔,但是除了簡化介面之外,他還可以讓你增加許多原本沒有的功能,讓我們來安裝玩玩看吧!
安裝好之後,會跳出這樣的設定畫面,裡面包羅萬象,可以設定的項目可多著呢:


比如說,在General的選項裡面,你可以去更改按鈕的顏色:


此外,我覺得最方便的是,當你的滑鼠移動到該項目上面時,他會show出一張圖讓你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所更改的部分是對應到GMail的哪個部位,如此一來,你就不用憑空猜想勾選這個選項後會有什麼改變了,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設計概念。比如說,下面的圖是我把滑鼠游標移動到【Enable custom buttons】選單上所顯示的圖:


還有選項是可以在標籤上顯示目前未讀的郵件:


這個是讓你自訂GMail上方的連結,不喜歡都是Google產品連結的話,就自己改個喜歡的吧!


其他還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大家不妨使用看看,把GMail的介面調整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式吧!

在Google Chrome中撰寫GMail時快速貼上純文字

相信有許多人都會使用GMail來當作主要收發E-Mail的服務。當我們想要從其他的網頁上複製一段文字在信件中時,相信很多時候都會連同原本網頁上的【字型】、【格式】、【超連結】等等都複製過去了。


但是如果我們只想要純文字,不想要其他的格式時,該怎麼做會比較快速呢?最土法煉鋼的方式當然就是先貼到記事本上再複製過去,不過這樣真的有點麻煩阿...。如果你是使用Google Chrome的使用者就有福氣啦!在Chrome裡面,只要使用【Ctrl】+【Shift】+【v】這樣的快速鍵,就可以單純的貼上純文字了,是不是很方便呢!

Google Buzz 使用心得分享 - 來看看Google的微網誌服務!

Google最近又推出一個讓人驚喜的服務了,那就是叫做【Google Buzz】的社交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簡單來說,Google Buzz是一個內嵌在GMail的微網誌服務,它一樣允許你在上面分享訊息、照片、影片,甚至可以和手機結合,利用地理定位的方式,快速幫助你分享你【目前】的狀態。

說了這麼多,先來看看怎麼玩再談下去吧!Google Buzz是建在GMail的服務,所以你登入GMail後應該會看到下面這樣的畫面,中文版的GMail也有相同的介面:



或是你直接前往Google Buzz的服務頁面 - http://www.google.com/buzz 也可以:



在Google Buzz中和Twitter一樣分成【Follower】和【Following】Follower就是你目前正在追蹤的人;Following就是追蹤你的人。你可以看到Follower的訊息,而Following你的人可以看到你的訊息。Google Buzz會去偵測你的GMail聯絡人,把和你信件往來頻繁和使用GTalk聊天次數達到一定門檻的人變成你的追蹤者(Follower),換句話說,Google使用GMail來當作你初始的社交圈。

事實上這樣的假設是基於【電子郵件也是一種社交圈】的觀念而來,只不過傳統的電子郵件往來是比較封閉、私人的,而現在Google利用Buzz把這樣的限制打破,只要互相追蹤,大家都可以在Google Buzz上面看到訊息的來往。

在使用上,Google Buzz在許多小地方都有所著墨,下面我們可以看到這是Google Buzz的輸入介面,就和一般的微網誌服務很像,你可以在方框中輸入你要分享的訊息;下方有插入的選項可以分享圖片和連結。這裡的連結可以分享Youtube影片或Flickr等等,把網址複製過來後就會顯示出來了。或是你也可以直接把照片或影片的連結貼到訊息輸入框中,Google Buzz也會自動顯示,這算是相當方便的功能:



在下方的訊息顯示區則可以看到這則Buzz的來源,比如說這是我在Google Reader中的分享項目也會同步到Google Buzz中:





那我要怎麼知道哪些項目會被同步到Google Buzz中呢?沒錯,這就要在【連結網站】中做設定了。在Google Buzz上方有一個【n個連結網站】的按鈕,點進去就可以設定你在哪些網站的活動會被發布到Buzz上,你可以同步Picasa、Google Reader、Blogger、Youtube...等資料到Google Buzz中,要分享什麼一切由你決定:





另外,訊息旁邊有一個黑色小箭頭代表的是你目前正在閱讀的Buzz,這可以配合下方介紹的Google Buzz快速鍵使用。你可以很快的利用n或k來上下瀏覽並且標記喜歡及回覆:


Google Buzz在瀏覽影片、圖片或部落格文章時的介面和方式做得很不錯,你點選了Buzz中的分享連結後,它會直接在Google Buzz中開啟,不會另外開一個分頁出來。同時圖片可以用大尺寸來瀏覽,這是Plurk和Twitter原生沒有辦法做到的事:





針對每一則Buzz,你可以在右方的下拉式箭頭選單中進行更多操作。比如說用E-Mail把訊息寄送出去、或是忽略這則訊息,這樣一來這則訊息如果有更新就不會再出現在畫面中了,也可以避免干擾。值得一提的是,【這則訊息的連結】給每一個Buzz一個專屬的網址,透過這個功能你如果看到一則有價值或有趣的Buzz想要分享,就可以透過這個功能來分享連結給朋友了:



在前面說過,Google Buzz會把你的GMail聯絡人當作你的追蹤者,如果有新的人Follow你,Google Buzz會在登入的時候顯示,你如果想要追蹤的話也可以在這裡直接做選擇:



Google Buzz的訊息一樣會顯示在你的Google Profile中,事實上,別人在Google Buzz中也可以直接點選並且連結到你的Google Profile中。其他使用者也可以在Google Profile選擇要不要Follow這個人:



Google Buzz 快速鍵
Google Buzz有一些快速鍵可以使用,在這裡我列出幾個我測試出來的,其他的歡迎大家分享補充:
  • j or n : 下一則Buzz
  • k or p : 上一則Buzz
  • r : 回覆意見
  • Sfift + L : 喜歡/不喜歡(Like/Dislike)
  • Tab : 跳到發表訊息區


  • 手機應用上的Buzz
Google Buzz另外一個特點就是特別針對行動上網的使用者做了大規模的考量和支援,下圖是Buzz支援的行動上網手機和功能。支援最廣的不用說當然就是原生Google的Android:



在手機上的應用除了分享訊息之外,還提供了另外一個重要的資訊,那就是【地理位置】。Google會自動抓取你的位置,將這樣的位置資訊當作附加訊息顯示在你的Buzz下方。另外在手機上還有一些有趣的應用,包括:

  • 利用Google Voice直接用【說】的啟動Google Buzz。

(圖片來源:http://www.google.com/intl/en/mobile/buzz/)

  • 自動偵測使用者位置,並且結合Google Map分享在Buzz上。

(圖片來源:http://www.google.com/intl/en /mobile/buzz/)

  • Google Buzz 搜尋技巧
想當然,當你Follow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一定會有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的問題產生,這時候當然需要蒐尋引擎來幫助我們找到需要的資訊。Google當然會提供這樣的功能,在Google Buzz上方可以看到一個【搜尋Buzz訊息】的按鈕,你可以輸入關鍵字直接搜尋,或是利用下面這些小技巧來更加精準的找到你要的資訊:

  • is:buzz [關鍵字] – 在Buzz中尋找特定關鍵字的資訊。
  • has: [link/video/image] – 搜尋含有特定資源的Buzz,比如說我想要找分享影片的Buzz,就輸入【has:video】即可。
  • author: [使用者名稱] – 尋找特定作者的Buzz。
  • commenter: [使用者名稱] – 尋找特定回覆者的Buzz。比如說我想要知道我回覆過哪些Buzz,就可以輸入【commenter:kevingo】。

最後再提供一個好用的快速鍵,就是使用【/】(右Shift旁邊的按鍵)可以快速的把焦點切換到搜尋框中,這樣就不用移動滑鼠啦!

  • Google Buzz 的優點(優勢)
  1. Google。這就是Google Buzz最大的優勢,因為它是Google出產的,同時內建在GMail這個世界上相當熱門的電子郵件系統中,你在收信的時候就可以順便Buzz一下,不需要另外開一個視窗。換句話說,相較於其他的微網誌服務來說,Buzz的潛在使用者已經【already be there】 ,就是在那邊等著用了,他不需要擔心初期的使用者在哪哩,因為你就是會去嘗試使用它,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
  2. 針對行動用戶打造的介面與服務。行動上網絕對是趨勢,我想今年就會有明顯的使用者成長和應用,Google當然不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在手持裝置上的原生支援,比起Twitter和Facebook來說是好上不少,加上同樣出於Google的Android OS,整個搭配起來比起其他的服務來說,支援度更好也更廣,這就是Google Buzz的優勢。
  3. 開放的資料與API。你會說Twitter和Facebook,甚至Plurk也都有API啊!沒錯,但是Google Buzz API的優勢在於,它支援RSS/Atom的標準格式,另外也可以和其他的Google API結合。只要你願意,在Google Site或Google Reader中加入Google Buzz也都是可以想像的Mashup。(Google Buzz API:http://code.google.com/apis/buzz/)



  • Google Buzz 的缺點(劣勢)
  1. 社交圈目前大多來自Google上的朋友。換句話說,如果你平常沒有Google的帳號,Google Buzz對你而言就如同不存在一樣。這個也是Google Buzz的重大挑戰之一,一般使用者可能會因為想要玩開心農場、玩餐城上Facebook,但是它可能不使用Google的任何服務,比如說搜尋引擎用Yahoo、信箱用Hotmail或Yahoo Mail、部落格用無名小站,這樣不就得了?
  2. 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社交服務了。包括微網誌的Twitter、Plurk,包山包海的Facebook,到底我們還能夠分多少時間出來給Buzz呢?如果我本來用Plurk碎碎念、用Facebook找朋友、玩遊戲,那Google Buzz還能從這些活動裡面瓜分多少部分?不過Google Buzz會不會失敗還很難說,因為Google的強項向來就不是搶當第一個開拓江山的人(搜尋不是、電子郵件不是、現在社交服務也不是),Google的強項在於開放且快速的把服務做到最好,因此我們可以在繼續觀察下去Google Buzz的發展如何。畢竟有開放API代表有其他Mashup的可能性

  • 過濾GMail中Google Buzz的更新訊息
當你在Google Buzz中有訊息更新的時候,Google就會寄一封通知信到你的信箱,這當然會造成訊息滿載的情況,該怎麼處理呢?很簡單,那就是建立【篩選器】,把這一類的通知郵件都【自動】的處理掉就可以了。

在GMail中選擇【建立篩選器】,在主旨的地方輸入【Buzz:】,並且選擇【測試搜尋】來看看篩選出來的信件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如果把Google Buzz的信件都篩選出來就表示沒問題,接著按【下一步】:



接著你可以選擇想要怎麼處理這些通知郵件,我自己的作法是另外建立一個標籤【Buzz_Msg】,把這些郵件【標示成已閱讀】並且封存起來,這樣就不會在收件夾中看到滿坑滿谷的通知信了:




最後,來看看大家對於Google Buzz的看法吧!這是知名部落格LifeHacker所舉辦的投票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使用的心得,謝謝:D

【相關閱讀】
Official Google Blog: Introducing Google Buzz
Introducing Google Buzz for mobile: See buzz around you and tag posts with your location.
Google Buzz API

備份Google相關服務的資料 - GMail 篇

大家有算過自己目前用了多少Google出產的服務嗎?最普及的GMail,接著還有Blogger、Google Calendar、Google Reader、Google Docs、Google Map、Picasa ... 一時之間還能難列的清楚呢!不列出來就算了,仔細想想自己手中有多少的資料在Google手中,想到就覺得很不可思議吧!平常在自己電腦中的資料,大家可 能都有備份的好習慣,但是放在Google手中的資料呢?當然也要記得隨時備份!

在這裡我會把備份Google服務相關資料的說明根據不同的服務切成幾篇來談,這樣文章不會過長,大家看得也會比較舒服,今天我們先介紹GMail的備份方式。

第一個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使用一個叫做【GMail Backup】的軟體:


這個軟體的使用方法相當簡單,下載回來執行之後,會看到一些設定的欄位,填入帳號密碼之後,選擇要保存的資料夾和時間區段,點選【Backup】就可以了:



下載回來的郵件會一封一封的以.eml的郵件保存在硬碟中



當然這個方法是最陽春的,因為你很難找到某一封特定的郵件,也喪失了標籤等功能。第二個方法是比較好的,就是使用【桌面端郵件軟體】來備份GMail的信件,你可以使用Outlook之類的軟體,不過我這裡要介紹的是【Thunderbird】這個和Firefox同樣出自於Mozilla所開發的好用桌面端郵件軟體。


使用Thunderbird來備份GMail的郵件相當容易,同時可以保有搜尋、標籤、分類的功能,當GMail服務突然不能存取的時候,還可以透過Thunderbird來觀看郵件,好處多多。

首先,你必須要在GMail開啟【POP3】或【IMAP】兩種不同的網路協定,目前這兩種方法GMail都有支援,在這裡是建議大家使用【IMAP】的協定,因為這樣你在GMail上所設定的標籤(Tags)會被保留下來,在Thunderbird中會以【資料夾】的方式來呈現。要啟動這兩種通訊協定很簡單,只要在【設定】裡面的【轉寄和POP/IMAP】選項中啟動即可:



啟動之後,下載Thunderbird並且啟動,一開始會看到帳號密碼的設定,輸入之後,Thunderbird會自動幫你尋找並且設定GMail的POP3和IMAP,相當方便。尋找完成之後,就會看到Thunderbird開始下載你的GMail郵件了:





郵件的保存位置可以在【帳戶設定】中的【本機郵件夾】裡面作更改:



如果想要知道POP3和IMAP的不同,在GMail的說明中有簡單的解釋可以參考:IMAP 與 POP 有何不同?

另外,使用Thunderbird下載GMail郵件時,由於IMAP的限制,如果你的郵件過多,他不會一次就下載完,可能需要分批下載。如果你在下載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參考【蔣光幫,柏強-用Thunderbird 3 玩Google】這篇文章,裡面有不錯的解釋。簡單來說,你可以自行設定哪些郵件需要下載回來,這部份的設定可以在GMail端作,也可以在Thunderbird中設定。

如果要在GMail端設定的話,請先到GMail研究室(Labs)中,將進階IMAP的功能啟動,之後在【標籤】的選項中去設定哪些標籤是擁有IMAP功能:





如果想要在Thunderbird中作設定的話,可以到【帳戶設定】中的【同步與儲存】,在【進階】裡面可以針對不同的標籤作細部的設定:



也可以設定下載信件的門檻,比如說太大的郵件就不要下載以免耗費不必要的空間:


如果你的GMail信件包含重要的資料,建議還是定期備份,事情誰都說不準的,就算是Google也一樣。下一篇我們再來看看其他Google相關服務要如何備份你的資料!

【相關閱讀】
用Thunderbird 3 玩 Google

關於GMail使用的一些小技巧分享!

今天在谷奧-探尋谷歌的奧秘看到一篇【十條關於Gmail附件的超級建議】,裡面有一些小技巧還不錯,分享給大家(以下的條目不完全是全部按照該篇文章,可能會稍加修改並且加入個人心得)。

Digsby - 通訊軟體 + 社交服務大補帖,一次存取所有的服務!

現在網路上的服務越來越多,很多人上網後要同時登入Facebook、MSN、電子信箱、Twitter、Plurk,然後把瀏覽器的分頁選來選去來,三不五時還要注意朋友有沒有更新訊息了,真是有點麻煩。

今天要介紹的軟體叫作【Digsby】,他可以說是包山包海,一個介面解決你大部分的問題。從她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出來他同時支援三大類型的服務:即時通訊軟體(IM) + 電子郵件(E-Mail) + 社交網路服務(Social Network Services),這也是我們目前上網和朋友之間建立關係最重要的三個面向。他支援了許多通訊軟體和網路服務,包括:AIM, MSN, Yahoo, ICQ, Google Talk, Jabber, twitter, Facebook, MySpace, LinkedIn ... 等等。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支援台灣人愛用的Plurk。

大家可以從Digsby的官方網站上下載,或是直接點這裡下載


下載完成之後,需要先建立一個digsby的帳號,如果還沒有帳號的人可以選擇【Add Accounts】:


有了帳號之後就是開始選擇要和加入哪些服務到digsby中,選擇【Tools】中的【Preferences】進行設定:


右上角有一個【Add IM Account】的按鈕,點進去之後選擇想要加入的IM Accounts:


同樣的你可以加入E-Mail和SNS的通知,選擇下方的【Add Email Account】和【Add Social Network】:


設定完成之後按下【Done】,digsby就會開始讀取你的使用者列表,如果你選擇的服務很多,這裡就需要一些時間讀取,大家稍為耐心等待一下:


讀取完畢之後大家可以看到digsby的介面大概分成三塊,分別是【使用者列表】、【產生列表的服務(也就是IM帳號)】和【電子郵件帳號列表】:


不同IM服務的聯絡者會顯示不同的icon來區別:


只要你把滑鼠移到電子郵件的帳號上,旁邊就會跑出一個浮動視窗來顯示目前你的電子郵件,你也可以針對電子郵件進行簡單的操作,包括閱讀、刪除等等:


digsby還可以允許你變更訊息對話框的佈景主題,都還蠻好看的,值得一推:


使用者列表也可以選擇要顯示的外觀:


哪些訊息要通知、用聲音通知還是顯示跳出訊息等等也都可以設定,相當個人化:


還有一個實用的功能是你可以選擇聯絡人清單的排序方式,可以根據使用者名稱、狀態、對話量多寡...等等,彈性很大:



在Social Network的部分,你也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訊息而已,也可以透過digsby來發佈、更新自己的狀態。比如說你在Twitter的帳號上按右鍵選擇New Tweet就可以發佈訊息了:



digsby的設定真的蠻多的,要全部都看過也需要點時間,不過基本的大概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這些,其他的部分等有空的時候再慢慢摸索吧!目前這樣的軟體除了digsby之外,另外還有一套叫做Trillian,過幾天再分享使用心得給大家。

總結來說,digsby是個相當強大、實用的軟體。這樣包山包海的軟體要做到好真的很不容易,digsby不是最棒,他還有許多功能可以增加和改進,不過對於不想要整天登入不同服務,切換來切換去的使用者來說,digsby無疑提供了一個初步解決的方法,更何況它的介面做得還真不錯,用起來所佔用的記憶體也不會太多,值得推薦給大家。

【相關閱讀】